全球芯片战局里,这招“弃高就低”的操作是真务实。
当台积电和在3nm、2nm上疯狂内卷时,中芯国际反而靠14纳米以上成熟制程闷声发财。
订单堆成山,产能利用率从68%干到80%,直接冲到全球第二大纯晶圆代工厂位置。
但别急着欢呼,这场翻身仗赢得并不轻松。
成熟工艺真不是退而求其次。
汽车芯片、工业设备这些领域,28纳米都算高端了。
中芯避开手机芯片的修罗场,抓住新能源车和智能家电的爆发期,订单自然砸过来。
数据不会骗人——成熟工艺占了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七成份额。
台积电嘴上喊着冲刺尖端,其实自家28纳米生产线这几年也在偷偷扩产。
说白了,谁都舍不得这块肥肉。
但中芯的聪明在于“错位竞争”。
不硬刚EUV光刻机封锁,集中火力优化FinFET工艺,把14纳米玩出花。
N+1、N+2这些改良版技术,性能接近10纳米,成本却低一大截。
客户要的是性价比,又不是实验室参数。
听说某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,原本用着台积电16纳米芯片,现在全换成中芯的“14纳米+”方案,性能够用还省下两成成本。
隐患也摆在台面上。
成熟工艺门槛低,国内闻着肉腥味冲进来的新玩家,已经卷到28纳米毛利跌破20%。
更麻烦的是技术升级的跷跷板——去年中芯把研发支出的三成都押在先进工艺,但10纳米良率爬坡还是慢。
反观台积电,3纳米都开始赚大钱了。
现在靠政策保护吃着国产替代红利,哪天国际市场风向突变呢?
还有个数据被很多人忽略:中芯80%的产能利用率里,近四成是国产芯片设计公司的订单。
华为、地平线这些企业被卡脖子后转头扶持中芯,本质是抱团取暖。
所以别看现在订单爆满,本质是地缘政治催生的特殊行情。
想真正站稳脚跟,哪天能不靠“国产替代”标签,从高通手里抢到旗舰手机订单,那才是真本事。
说到底,中芯这步棋走对了当下,但后手还得跟上。
成熟工艺是粮仓,先进制程才是武器库。
两条腿走路才不会在芯片长跑里掉队。
务实策略值得点赞,但别把过渡当终点。
天载配资-天载配资官网-正规配资炒股平台-上海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